谁还记得我们华人曾经的茶叶帝国“龙德记”

发布于: 2018/04/26  3:04 am 更新于: 2018/04/26, 3:20 am

它是民国时期的茶叶帝国,一个曾经影响全球华人茶叶公司,它比现在全球大的茶叶品牌“立顿”还要早两年成立,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有成熟的品牌运作能力,如更改商标会在全球中文报纸刊登,它就是民国时期的国宝级茶叶品牌“香港龙德记茶庄”。

龙德记茶庄创始于1879年,出自乌龙世家池氏,是民国时期最大的华人茶叶品牌,其前身是德记大茶行,由乌龙世家第五代传人池秉德1879年(同治八年)广州创立,1892年与香港商人龙兆田在港成立茶叶公司,并将德记更名龙德记,也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德记茶庄。

池秉德出生于乌龙世家,祖辈4代都是乌龙茶制茶人,父亲侧是忠厚老实的制茶师傅,自幼池秉德便乌龙茶有格外好感,14岁时便跟随父辈学习摇青丶炒青丶揉拈及烘焙等,17岁和父亲跟随“金圃茶庄”的迁移一起来到广州,在21岁不到就成为广州很多茶庄的监制大师傅。1879年在亲友的扶助下27岁的池秉德开设了自己的茶号“德记茶庄”。
笼罩在十三行馀辉下的广州茶叶市场理念停滞不前,里边有品类的区分的茶商,却没独立品类的茶铺,所有茶庄几乎全品类茶叶一锅乱炖,而池秉德的德记茶庄只专注乌龙茶,加之对茶叶深厚的识别功底,囙此很快站稳市场并突显地位,当时但凡做乌龙茶生意的买家和卖家几乎必到德记茶庄,而庄内最为闻名的则是德记大茶行所制的贡品乌龙,是当时朝廷上等贡品(后龙德记时期也曾推出),德记茶庄也快速成为广州当时最大最有名气的茶庄。

如果说池秉德奠定了龙德记茶庄“乌龙世家”的茶叶地位,那我们不得不提另一个让龙德记走向世界的人物,那就是龙德记商业化的重要合夥人“龙兆田”,说到这“龙兆田”相信各位看官已知晓为什么“德记”更名“龙德记”了吧,对你没猜错“德记”前面加的“龙”字就是来自于“龙兆田”。的姓

1892年当时还在做船运和洋行生意的龙兆田,曾多次尝试进入茶叶行业,碍于当时工业的不发达,茶品无法保证让龙兆田一直在茶叶边沿徘徊。正当打消茶叶念头做回洋行生意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池秉德,当即向池秉德提出将公司发展至海外,在香成立茶叶公司的意向,年迈的池秉德也有意拓展海外市场,两人一拍即合,并在当年成立香港龙德记茶叶公司。

刊登于1923年加拿大《大汉公报》龙德记更换商标公告(由加拿大卑诗大学的亚洲馆收藏)
区别于广州时期传统茶铺,香港时期的龙德记在成立初便制定了贸易化的发展思路,并与当时的日化品牌“双妹嘿(香港广生行)”一起成为香港人口中的“双子星公司”,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茶叶品牌。1904年龙兆田利用洋行积累的贸易经验和海外资源,快速打开北美市场,为了更好的发展及建立形象,龙德记将总部迁至当时香港标志性建筑之一的皇后行(Queen's Building),公司也从原有的十几号人增至将近百号人,乌龙世家龙德记茶庄已是名扬海内外。

美国作家罗伯特·李斯特(Robert H. Lister)曾在1989年《早期图桑的华人》(The Chinese of early tucson)一书中写到“龙德记茶庄的影响力不只在图桑,而是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这本书的封面则是由龙德记旗下的品牌“象唛”图片。
然而,幸运并非总是眷顾龙德记。在年迈的龙兆田退出公司后30年间,茶叶产区持续战乱丶香港又经历日治时期和以及执掌人不停地更换等重大因素,龙德记由兴盛慢慢走向衰落。

1962年伴随著皇后行的拆建,无力扭转局势的龙德记并未迁移公司,而是直接选择关停办公及仓库,使得80多年历史的龙德记与皇后行的命运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一个曾经辉煌灿烂的茶叶帝国梦想破灭!



最后进行编辑的是 cocolee on 2018/04/26, 3:14 am, 总计第 1 次编辑
返回页首
举报

向曾经的茶叶前辈致敬

发布于: 2018/04/26  3:20 am

加油中国,加油所有的辉煌,加油曾经的龙德记茶庄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1 2 3 4 5
0个人参与评分
Advertiser Disclosure
最新商家点评
ChineseInSFBay总共有9457条点评, 8837次评分
美国心方向留学移民咨询
Review by 等候多时 at 09/08/25
低GPA最后被梦校成功录了!!太感谢心方向的陈老师帮我申请了
心方向移民咨询--专注身份转换 延期 绿卡 庇护申请 离婚等业务
Review by 未完的旋律 at 09/08/25
心方向机构的老师帮我准备“详细学习计划”,面签时说“想研究‘AI伦理’,国内这领域刚起步”,顺利过了感谢
湾区金牌教练Justin
Review by zzn at 09/06/25
从驾考前期准备到后期反馈教练都有全程陪同,非常细致认真!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一次路考,更是为了今后学员能安全驾驶!...